【故事一】
晋代的大诗人、书法家陆机是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爷爷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陆逊(打败关羽夺回荆州、打败刘备)。生活在这样一个豪门中的陆机年轻的时候,很有公子派头,喜欢游览射猎。他家有个门客送给他一只跑得很快的狗。大概是因为狗的耳朵黄色,所以这只狗就叫黄耳。
黄耳异常机灵,能听得懂人话,陆机打猎时离不开黄耳。后来陆机到洛阳做官,黄耳也带在身边,因为聪明,黄耳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有一回,一个朋友要借黄耳出去玩玩,一下子把它带到三百里外的地方。那朋友事情还没办完,黄耳突然不见了,等到朋友返回,黄耳早就在陆机身边,只用了一天时间。
陆机在京城洛阳公务繁忙。有一天,他试探地对黄耳说道:“我离开家乡已经好长时间了,很久没有家里的信息了,你能不能带着我的书信回一趟吴县老家啊?”黄耳一听,欢喜地摇着尾巴,汪汪叫着,好像接受了任务一般。陆机就写了一封家信,用竹筒仔细地密闭好,再将竹筒系在了黄耳的脖子上。
黄耳一出门就沿着公路一跑飞跑。饿了就跑到路边的草丛中,吃点小虫小鼠之类的动物填饱肚子。碰到大河了,它便跑到渡过人的身边摇尾贴耳,众人见到这样可爱的狗,都很喜欢,以为是流浪狗,就把它带到船上想带回家。等船到对岸,黄耳就蹭地跳上岸船跑掉了。
黄耳回到陆宅,见到陆家人就用嘴叼住竹筒。家人拿起竹筒打开,看了里面的信。黄耳又对着家人汪汪地叫唤,家里人明白是要写回信。回信写完,重新装进竹筒,黄耳立即返回洛阳。
从吴县到洛阳,人走一趟至少要五十天,而黄耳来回只用了十五天。
后来黄耳老死了,陆机很难过,用衣服和棺木装殓了它,并派人将黄耳送回吴县老家,埋在陆机所在村庄的南面,离陆机家只有五百步路,把黄耳的坟也堆得很高很大,村里人都叫它“黄耳冢”。
【原文一】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迳到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答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答,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裁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屯南,去机家五百步,聚土为坟,屯人呼为“黄耳冢。”
——南北朝 任昉《述异记》
【故事二】
五代时青州节度使杨光远发动叛乱,全城封闭。有个姓孙的和他的一家人都被围困在城里,时间一长,吃的东西快没了,一家人都很焦急。
这时,他们家的那条狗也在边上,似乎也为他们着急。孙某问狗:你能替我们到我家田庄去取米吗?他家的田庄就在城外西郊。狗摇着尾巴好像表示听懂了。
到了晚上,孙某就找了一个布袋,袋子里装了一封信,将袋子绑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护城河的流水洞中穿出,跑回田庄。几声叫唤,庄里的人认得它,信取出一看,赶紧将米装好,狗又一路小跑,在天亮前赶回城内。一连好几个月,这只狗就这样夜行夜归,搬运粮食。后来,杨光远被打败了,城门打开的时候,孙家数十人,一点也没有饿着,孙某愈发喜欢它了。
这只狗死后,孙家人将它葬在他家田庄旁边,还在墓边竖了块碑,请人写了碑文,名叫《灵犬志》。
【原文二】杨光远之叛青州也,有孙中舍居围城中,族人在州西别墅。城闭既久,内久隔绝,食且尽,举族愁叹。有畜犬彷徨其侧,若有忧思,中舍因嘱曰:“尔能为我至庄取米邪”犬摇尾应之。至夜,为置一布囊并简系犬背上。犬即由水窦出。至庄,鸣吠。居者开门,识其犬,取简视之,令负米还,投晓入城。如此数月。比至城开,孙氏阖门数十口独得不馁。孙氏愈爱畜之。后数年毙,葬于别墅之南。至其孙彭年,语龙图赵公师民,刻石表其墓,曰《灵犬志》。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
【故事三】
唐代有个官员叫裴至德,他家有个叫捧砚的小孩子,他母亲叫春红,父亲是养马人高璠。捧砚一岁的时候,那个夏天,他母亲给他洗完澡后,就把他放到走廊空地的凉床上,裸身躺着。
家里的一只叫青花的瘸脚狗看见了捧砚的这个小男孩,偷偷跑到他身边,转了好几圈后,突然,一口咬断了捧砚的小鸡鸡,还一口吃掉了。他母亲听到哭声赶来,捧砚下身的血已经流得满床都是了。幸好,裴至德家有治创伤的良药,立即敷上,一百天以后,捧砚恢复得很不错。
第二年的夏天,捧砚睡在前房的窗子底下,瘸腿狗青花看准机会,又一口咬住了捧砚的蛋蛋,吞掉了两颗卵。而这个时候的小捧砚,痛得从床上掉到了地上,昏死过去。一阵紧急抢救,又用了上回的创伤药,捧砚仍然恢复得很好。
捧砚长大后,其余都好,就是没有了男根。裴至德推荐他做了太监。到了光启丙午年,捧砚十岁,后来他当了宦官。裴至德奉命外出,在郑效那个地方遇到了强盗被杀害了。
唉!捧砚,是个小孩子,一再受到恶狗的摧残但是一生却无大碍。而裴至德只因为出了一次差遇到强盗就一去不回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文三】捧砚者,裴至德之家童也。其母曰春红,配驺人高璠而生。一岁时,夏曰浴之,裸卧于廊庑间。有卑脚犬曰青花,忽来啮儿阴食之。春红闻啼声,狼忙而至,则血流盈席矣。赖至德有良药,封之,百曰如故。明年夏,寝之前轩,青花伺人隙复来,并卵又食讫,宛转于地而死。又以前食之药傅之,及愈,为宦者焉。字之曰捧砚,委以内竖之职。至光启丙午,年十余岁矣。裴使外出,遇盗于郑效,见害。噫!捧砚,童也,再残而无恙。裴以一出而不回者,其故何哉?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
【故事四】
平原县的刘永锡,天圣末年,到千乘县做县令。有一天,刘县长和门生一起吃早餐,刘用馒头给他养的狗吃。门生见了就说:“大人,猪狗吃人吃的东西,古人要讽刺的,您怎么能用这么好的馒头喂狗呢?”这狗在一旁听到了,立即不吃了,瞪着大眼朝门生看了好一会,然后,掉头跑走了,一连好几天都不见踪影。
一天晚上,这狗回来了,将要进来的时候,门生刚好看见它,看着这狗愤怒的表情,门生想,坏了,这狗今晚一定会来报复他的,于是他就将床上的被子铺好,铺得跟人睡在被子里一样,做完这一切,门生就爬到房梁上躲好。
半夜里,狗悄悄地摸进门生睡的屋子,一下冲到床上咬门生,可是立即就感觉到咬的不是门生,汪汪叫着跑出屋,在门外愤怒地摇着尾巴,一边用力甩尾,一边大声吼,没过一会,这条狗就倒地而气绝身亡。
作者说:现在的读书人穿着象模象样的衣服,混迹在高官贵胄门下,混口饭吃,真还不如这条狗呢!
【原文四】平原刘永锡,天圣末,以虞曹员外郎知千乘县。一日,与门生对食。永锡以馒头食畜犬,生曰:“犬彘食人食,古人所讥,况珍味耶”犬不食,视之以去,数日不知所在。一夕,犬至,跑门阈下,将入。生起视之,知其将害己,卷衾诈作人卧床上,升栋以避之。犬入,登床噬之,觉非人,吼怒出户,掷尾作声,移刻而死。今夫衣士人衣冠,首鼠贵游门下以猎哺啜,嗟来不愧,曾斯犬之不若也。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
讲了四则关于狗的故事。故事作者想说明什么各有不同。
第一、二则故事讲的是通人性的狗,一只能送信,一只能运物。
第三、四则故事讲的是恶狗,一只平白无故伤害儿童,一只为了自己的美食恶意报复。第三则故事主题是讲人的不同命运,第四则故事的主题是讥讽那些投靠权贵的读书人。
都说狗是人类亲密的朋友,的确,在动物中狗最通人性,也能给人帮许多忙。譬如看家护院、侦查案件、缉毒防暴、陪伴老幼等等。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伤害,最严重的就是传播狂犬病。
目前城乡养狗者众,多数是作为宠物来养的。如何趋利避害是必须重视的,狗毕竟是兽,人到时候还有兽性呢,何况狗生来是有兽性的。养狗则者千万注意,不要让狗伤己伤人!
对方明明喜欢你为什么就是不答应在一起,原因有3点 我在这里,等风,也等你。爱情的纯度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有的感情谈了好几年最后都没修成正果,而有的感情短短几个月,就互相认定终身。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很久了,彼此已经很熟悉,已经算得上是半个家人了,最后还是不能携手到老。而曾经的海誓山盟,在分手那刻荡然无存,最后为了不让自己那么狼狈,只能体
男人出轨后会回头吗(男人会不会回头,看这4点) 一提到“婚外情”,估计很多人都很心痛,因为有太多的男人和女人在遭遇着对方的背叛,正因为对方有婚外情而痛不欲生,在婚姻中,最不想遇到的,也最害怕遇到的事情,就是另一半在外面有人,这个事实让人无法接受,更无法释怀。但很多女人还是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够回头,很多女人还是不希望失去现在的婚姻,尤其是有孩子的女人
为什么男友不愿回我微信?(男人不回复你的微信,不外乎两个原因) 很多女人在深陷爱情时总是失去理智,总是习惯性为男人找很多借口,当男人不回复微信时,觉得他有事在忙,等不忙了一定会回复的,可结果呢?并没有。其实你自己也知道,无论你主动多少次,都换不回他的一点关注和在意。你的世界只有他一个人,但在他的世界里,你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这样不对等的爱情,带给你的只有失望、疲
女朋友跟你计较这些说明她很爱你(看这3个细节就能看出来) 一个女人在和你相处时,对你没有兴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对于你的事情,她关心甚少,对于你的生活状况,她没有了解的兴趣,在你需要她的时候,她会经常缺席。 同时,她对你比较苛刻,你稍微让她不顺心,她就会同你计较,甚至同你翻脸,显得不讲情面,女人释放这样的信号,明显就是对你没有意思。 一个女人
如何理性处理老公出轨(丈夫出轨如何正确反击) 有一位妻子向我寻求帮助,她发现了丈夫的婚外情。当她向我描述她的困扰和痛苦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心情。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首先我们需要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理解情绪,提供情感支持妻子可能会经历各种情绪,包括愤怒、悲伤、绝望以及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作为咨询师,我会耐心倾听她的抱怨和痛苦,让她知道她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