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军事理论,指挥链一般是由军指挥师,师指挥旅,旅指挥团的模式构建的,这种指挥模式运用已久,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经典棋牌类游戏军棋中,也是按照司令克制军长,军长克制师长,师长又克制旅长的规则来进行的。
但有趣的是,随着现代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我国还是国际上其他的国家,军师旅团的指挥链条正在逐渐淡化;但是旅这个当初级别较小的编制,却在部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出现了使用各种高精尖装备,战斗力极为强悍的合成旅,在指挥合成旅的旅长面前,就连师长都要矮上一头。那么旅这个编制,究竟为什么会异军突起独占鳌头,那些其余的编制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呢?
传统意义上的军师旅团编制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横扫欧洲时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就已经在运用这种编制系统。
对于编制出现之前的将军们,由于缺少现代通讯手段,只能够依靠人力传令来指挥大规模的部队,但如果不将部队做出规模上的区分,就会导致命令不能够快速传递至全军,所以必须要通过指挥链的形式将主将的命令层层下达,最后通知到军队的最小的单位也就是每一个士兵;
在战争规模普遍较小的过去,军队常常是被分为多个平行的大纵队,每个纵队由单独的将领管理。这样的形式虽然简化了军队的管理,但同时也将更多的指挥权下放到这些将领手里。如果将领本人的统兵素质不足,就会大大削弱一整只部队的战斗力。
而下放指挥权不仅仅带来战斗力损失,也还会催生出大量的军内派阀,甚至会导致军队失控反叛的后果,正由于此,在过去的军事指挥中,主将常常和手下管理各支部队的将领们有着种种私人甚至是亲属关系,以此稳定自身的统帅权。
这也使得过去的军事指挥效率低下,充满人情和流氓习气,在时间推移下,这种不科学的指挥模式逐渐被更加科学化的军师旅团编制取代。
在18世纪时,师成为了欧洲各个国家最为主要的作战单位,最早的师人数并不是十分固定,但组建这个编制的目的是一致的,师必须在有足够的兵力保证正面作战的同时,尽可能的精简人员数量。
这似乎听起来有些矛盾,既然要正面作战,那不应该是人数越多越好吗?但在战场上各种基础设施的容纳量是有极限的,各种道路也有着固定的宽度,如果人员过多就会在道路上排成极长的队伍,不但容易遭到偷袭和伏击,还难以统一传达命令,即便驻扎了下来,也会由于人员过多而缺少基础设施和补给。
所以师的人数,一般被限制在了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到友军援军抵达的程度。正由于师的独立作战能力,所以过去的欧洲各国均将师作为主要作战单位来使用。
但师这个编制,在作战中也不是显得那样完美,19世纪中期,欧洲师基本固定下辖4个团级单位和师部直属部队,包括炮兵、骑兵、侦查、战地医院、工兵等等勤杂兵种,而一个团的人数大概为2000余人。
在没有无线通信手段的旧战场环境中,师部想要即使联系上距离自己最远的两个团仍然有点困难。战场上的指挥人员们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只要在师和团之间再设置一个指挥机构“旅”,就能够轻松地解决无法联络到团的问题,这样师部只要指挥两个旅和师直属部队就能统领整师,大大增加了指挥作战的效率,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旅也能够在被包围时进行一定的独立抵抗,让整个师级单位更难被全歼。
我国的现代化编制改革,最早起源于清末袁世凯创办的新军。清政府在屡次遭受到列强的入侵和欺辱后,决心效仿西方制度,建立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新式军队。从军队编制上也明显参考了当时欧洲列强的制度,模仿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形式,对应创建了“镇协标营队哨棚”的编制。但编制建立简单,按照编制建军可不容易,囊中羞涩的清廷选择用分摊的方法,要求每个省各建一“镇”也就是每个省独立建军。
到了辛亥革命时,革命军的主力成员正是由新军中走出,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规定编制为师旅团营连排班,孙中山先生在早期流亡于日本时,就已经商讨好了军制的名称,参考了《周礼》中“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的典故。
而实际上,国民党军在当时并不能真正的筹备出满4个团的师,更别说师直属部队和旅了。到了军阀混战的时期,各军阀对于编制的理解也并不统一,有的军阀缺少兵力,将两个团编为一师,有的军阀偏爱某些部队,给他们每师六个团的编制,在当时的战场上,甚至都很难分辨出对手的一个师级单位究竟有多少兵力,场面非常混乱。
1935年,南京政府开始与德国进行军事合作,引进了全套的德军指挥体系,终于确定了完整的师团编制为每师两旅分辖四个团,师直属一个炮营和其余杂项部队,人数限制在1.2万人左右。
但在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军的兵力出现断档,遂又撤销旅编制,将每师所辖部队消减为三个团。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每个师的战斗力,但总的来说还是保证了有足够多可供战役指挥的部队编制可用,属于应急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已经在解放战争中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独立的指挥体系,由野战军指挥各野战纵队,野战纵队在分别指挥师或旅,师或旅再各自指挥三个团,在这套体系下,旅只不过是比师人数稍少,旅长和师长属于平级。
1955年,我军开始全面仿照苏联建设部队编制,保持正规的师团制度,但在通讯设备逐渐完善后,我军意识到再像过去那样为了指挥团而设置旅属于多此一举,于是旅被独立出来赋予更多的含义;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许多技术性装备数量较少,如果普遍放在师团编制中显然是数量不够的,于是我军将旅作为安放这些技术装备的新编制使用,将各种少量高新装备优先给予各个营,再将营部统一归为旅来提供后勤支持和指挥。
经常出现在电视画面里,装备武装直升机的“陆航旅”,装备大型防空导弹系统的“防空旅”就都是这一编制的体现。而指挥这些旅的旅长自然也就和传统的师同级别,即使旅所属的部队人数并不多,这两种编制互相掩护配合,形成了严密完善的指挥制度。
而在新一轮军改中,我军的技战术实力和过去早已不能同日而语,现在我军并不缺少给师装备的各种高新武器装备,但技术的进步也开始让老旧的师团制度显现疲态。
各种高速抗干扰的通讯设备无形中拉近了师部与各团的距离,即使是司令部也能高效地联系到团部一级,师的作用并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
而武器的发展又让少量士兵就能发挥出成倍与过去的战斗力,臃肿的编制反而会拖累整体作战效率,在此种背景下,我军开始全面师改旅工作,从连级作战单位入手,将步兵连、坦克连、迫榴炮连整合为合成营,然后再将合成营和重火力部队如加榴炮营,防空部队如防空营合并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成旅。
这种合成旅战斗力远超原来的一个师,但人数仅为原来的一个步兵旅,这样的编制等同于将新式装备全面铺开运用,大大增强了我军单位战斗力,且每一个合成旅都拥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即使被包围,失去联系也能自主作战。而在正常状态下,合成旅可以直接接收军司令部命令,使得部队灵活性和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虽然合成旅好处多多,但我军尚未完全撤销师编制,因为在守卫我国国土的时候,漫长的边境线需要众多人力,如果将师全部改编为合成旅,将会大大减小部队人数,在国土防御上产生缺口。
不难猜测,我军先行的这种师旅并存编制,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这也是最适合当今我国需求的编制。不过在未来如果发生作战,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合成旅将会成为战场上最重要的中坚力量,而旅长的地位也会更高!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凝聚一国之力打造的军队更是如此,日新月异才是军队的常态。也只有紧跟时代,引领时代,才能建设出真正的强国劲旅!
土地性质又称为什么(征收标准的决定因素之一:土地性质) 在我国发生土地征收时,被征收的土地性质与被征收人所能得到的补偿息息相关,不同的土地性质能够得到的补偿标准具有较大差异。律师解读一、土地性质的分类土地性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国有土地:指国家所有的土地,通常用于城市建设、公共设施等。2、集体土地: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宅基地
为什么户口迁出不能回迁(户口迁出后能否迁回原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们对于户口迁移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很多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需要将户口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但是,当需要迁回原籍时,许多人却不知道是否还有可能。那么,户口迁出后能否迁回原籍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首先,户口迁移的法律规定是户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为什么掺引气剂(植物型引气剂的妙用) 引气剂是一种能在拌合物搅拌过程中引入大量均匀微小气泡的外加剂,所引入的气泡非常稳定,硬化后也依然能保留在混凝土硬化体中。引气剂的掺量通常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002%-0.01%,可使拌合物含气量达到3%-5%。这不仅改善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更重要的是能使硬化混凝土的抗冻融性等耐久性指标得到显著提高
五金什么意思啊(五金行业定义与分类) 五金行业定义五金行业从狭义上讲,是指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物理加工流程制造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的产业。从广义上讲,它涵盖了从原材料提取、加工到成品制造的全过程,专注于生产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工具、设备、零部件和装饰品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电子、家居、安防等多个行
水箱为什么会变脏(汽车水箱污垢如何清理) 水箱作为发动机散热的一个液体回路,能吸收缸体的热力,防止发电机过热,有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缸体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并不是很多,所以发动机的热量通过冷却水这个液体回路,利用水作为载热体传导热,再通过大面积的散热片以对流的方式散热,效率比较高,而且冷却效果更均匀。若汽车水箱结垢以后可以用水箱清洁剂清洗除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