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历史,总有一种浪漫化的想象。
这些年“知青”生活又火起来了,大家觉得那个时候虽然生活艰苦,但是过得有意义,似乎生活里都是美好的事情。正因为如此,相关主题的旅游和文化活动多了起来。
比如各种农家乐,有的人去了那里以后,穿上当年知青们穿过的衣服,还一起唱着歌,吃大锅饭。晚上举办晚会,大家开开心心唱着那些知识青年们口中的歌,看着老电影。
简直把“上山下乡”当成过家家,那么究竟什么是“知青”?知青的农村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1955年毛主席发出了号召,这一下就有了上山下乡运动。好多城市里的年轻人跑到农村去锻炼自己,慢慢就形成了“知青”这么一个群体。
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得去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因为这个号召,引发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行动。
我有个表叔当年才16岁,还在中学里念书,本来在城里生活得那叫一个稳稳当当,每天就是上学、放学,按部就班的,日子过得也挺平静。可是一听到号召,那真的是像着了魔一样,啥都不管了。
说去农村就去农村,立马就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家里人那是轮番上阵劝,好说歹说就是不行,他心里只想着响应号召,非得去农村锻炼自己,半个月后他就到了宁夏农村,像表叔这样的进步青年在当时非常多。
这些城市青年猛地一下子就从城市来到了农村,完全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就拿生活技能和农业劳动这块来说,他们以前在城市里的时候哪接触过这些,那真的是啥都不会,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
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后来一点点去学,这里面的经历那可真是太艰苦了。能成功种出庄稼来都不容易,刚开始几次干活都以失败结尾。
一个个刚到农村的时候看到锄头都傻眼了,根本不知道该咋拿,心里慌得很,一直在想自己能行吗?但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经过不断尝试和学习也能开始种地了。
有些女生一开始挑水都不会,肩膀被扁担压得生疼,心里委屈得不行,觉得自己很没用,但慢慢地也掌握了挑水的技巧。
一些年长些的青年播种的时候手忙脚乱,种子撒得乱七八糟的,心里也特别懊恼。播种的时候都不知道种子该撒多少,一会多,一会少,后来经过老农的指导,才慢慢弄明白。
他们就是在这种矛盾和纠结中,一边怀疑自己,一边又努力坚持着,一点点地在农村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和农业劳动,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不适应,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盖房子、修桥、补路,这样的劳动中也碰到了很多的挫折。听我表叔说,盖房子这事就状况百出。有一次他们一群青年兴致勃勃地开始盖房子,从打地基开始就满心期待能盖出一间既坚固又漂亮的屋子。
可是盖着盖着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突然间房子就开始摇摇晃晃的,然后“轰隆”一声就塌了,大家看着那一片废墟,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还有一次好不容易把房子盖得差不多了,眼看着就要完工了,结果一场大雨,刚砌好的墙就被雨水冲得歪歪扭扭的,最后也不得不重新再来。
又过了些日子,都快盖好了,结果因为材料没选好,房子没几天就出现了裂缝。大家那个心疼和无奈呀,只能咬咬牙重新再盖一次。
在动物饲养方面,各种各样的情况也都出现过,有些知青特别专业,把那些动物照顾得无微不至,喂养、清洁都做得特别到位,但也有一些知青由于经验不足,不小心就让动物生病了,从而导致了集体受到损失。
表叔有个叫小周的同学,小伙子非常精神,平日里总是充满干劲,对待养鸡的事儿也特别上心,可谁能想到有一次出了岔子,小周可能是忙晕了头,也或许是一时疏忽,没太注意鸡舍的卫生。
等他后来发现的时候,好多鸡都感染上了病。小周看着那些原本正常的鸡群,现在一个个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有的还在痛苦地叫唤着,他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他呆呆地站在鸡舍前,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不停地在心里责怪自己怎么就这么不小心,怎么就犯了这么大的错啊。
知青们也有很多的优点,每次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有一次森林起火了,知青们毫不犹豫地就加入了救火的队伍中,其中有个叫小陈的知青,为了扑灭大火,一直在最前线灭火,最后不幸牺牲了,他的勇敢真的让人特别敬佩。
那时候的感情确实很单纯,大家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但也会有复杂的矛盾产生。比如有的知青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小陈和小周就因为干活时的分工问题闹了别扭。
来农村久了,难免想家,有的人特别能吃苦,一直留在农村生活。表叔有个姓高的女同学每天早早地就起来去田里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就算累的直不起腰,也从不抱怨一句。
当别人问她想家吗,她总是微笑着说想,但这里也需要她。她就那样一直默默地坚守着,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在农村生活,后来还在当地成了家。
但也有一些人实在是太想家了,就会想各种办法离开农村回家去看看。
养鸡的小周在农村待了两年后,实在太想念家人就偷偷地跑回家探亲,后来虽然被干部批评了,但那种对家的思念真的是很难控制。
把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知青形象与现实进行对比,真的有很大的差别。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那些知青好像总是被刻画得很潇洒,充满了浪漫主义。
他们总是有着满腔的热情和理想,仿佛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轻松应对,然而现实中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就拿表叔来说吧,他其实是个很腼腆内向的青年。刚到农村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整个人都不知所措,甚至想逃回去。他每天都要干繁重的农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衣服常常弄得黑乎乎的,头发也总是乱糟糟的,和文学影视作品中那些潇洒的知青形象完全不同,他经常为了一顿饱饭而发愁,也会为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而烦恼。
他没有那么多诗和远方,有的只是面对生存的努力和挣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能偷偷想家,悄悄流泪,他那些年经历的苦难是影视作品很难表现出来的。
在那个知青大规模下乡的时期,资源问题常常引发各种矛盾。一个炎热的夏天,很久没下雨了,土地都裂开了,大家都盼望着能早点给庄稼地浇上水。
表叔这批知青们也和村里人一样,着急等待着水。当他们赶着牛车来到水源处时,发现村里人已经站在那里了。
一个村里的老人皱着眉头看着知青们,表叔急忙上前去准备打水,然而村里人却紧紧地守着水源,不让他们靠近。双方都不说话,就这样僵持着,气氛十分紧张,最后村里人打完水,表叔他们才去打水。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见证者,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他们慢慢地有了成长,变得更加坚强了,遇到困难不再轻易哭鼻子,而是咬着牙也要挺过去。
家里没粮食下锅,他们就想尽办法去弄点吃的,哪怕挖野菜也不抱怨。干农活把手都磨破了,也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就接着干,他们学会了乐观面对生活,再难的日子也能找到一点乐趣。
这些经历对那代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不管以前有多娇生惯养,经过那些艰苦的岁月都变得特别能吃苦,再累的活也不在话下。
这些年轻人们在那段岁月里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他们当初怀着热情去农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很多人远离家乡和亲人,甚至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在这个陌生环境中,他们有困惑和迷茫,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少人都在农村成了家。
现在回首过去那段岁月,青春已经流逝,他们会为过去的人生感到自豪,也难以忘怀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和记忆中的人。
知青的故事非常多,这已经成为了历史记忆,这不仅仅是一群年轻人的经历,也反映了一个时代。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当中看到特殊的社会现象,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影视剧不足以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影视剧是一种艺术,它离真正的生活太遥远了,到底什么是知青呢?当你读懂了这些故事,走进他们过往的人生就会明白。
梯子为什么都是单数(家用梯子一般用几步梯?) 一般用3步梯,4步梯或者5步梯。这些梯子适用于层高只有3米的高度,如果使用高度达到4米或者5米,建议购买7步梯甚至9步梯。阁楼升降梯是什么?阁楼升降梯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阁楼的升降型梯子,这种阁楼升降梯又叫做载货电梯,这种载货电梯主要用于建筑物层高间运送货物,是经济实用的低楼层间替代电梯的理想货物输送
长寿花为什么烂根怎么处理(长寿花黑腐烂根) 长寿花黑腐烂根还有的救吗?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您的长寿花不小心黑腐烂根了,千万不要扔掉,今天就教大家重新扦插一盆变十盆。比如这些长寿花小苗呢,就是重新扦插救活的。扦插的方法一共分为4步,首先第一步,就是选取健康的枝条。我们可以在每根枝条黑腐的位置,上方一公分处修剪。第二步,找一个可以密封的盒子加入扦插
冬蜜为什么会结晶(了解的蜂蜜结晶) 蜂蜜结晶后,手一搓或一捻即碎,不扎手。白砂糖结晶邦硬,手用力搓都不会烂。蜂蜜结晶颗粒因蜜源植物不同而不一样,永州地区秋、冬、春蜜结晶颗粒细,和猪板油结晶的形状一样,夏蜜结晶颗粒粗。蜂蜜结晶一般自瓶底开始,而白砂糖结晶常常从液面开始结块。蜂蜜结晶可成团,但软糯,而自砂糖结晶成块,并硬到有时刀具都难刮动
绿萝为什么不往下垂(夏季绿萝长得飞快,做好这几点) 绿萝是一种很常见的室内绿植,好养易活。很多人都不知道,绿萝的老家其实是热带雨林,在自然环境中,绿萝是大型藤本,常常缠绕在大树上。所以,只要咱们养得好,盆栽的绿萝也是可以长成2米绿窗帘的,漂亮又旺家。夏季正是绿萝的生长旺季,今天肥喵就分享一下夏季绿萝的养护方法。第一,浇水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来自雨林
为什么要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布线的实施)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而且也是改善办公空间结构及提升公司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篇文章将针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实现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同时着重对其在现代化办公室乃至整个建筑体系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优越性进行重点阐述。首先,我想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