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世界旅游地图揽胜—亚洲巴林

2024-07-21 14:15:30浏览: 100

亚洲巴林

巴林:西亚国家。位于波斯湾西部巴林群岛上, 有大桥与沙特阿拉伯相连。面积662平方公里。人口123万,多为阿拉伯人。居民多信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首都麦纳麦。全境地势低平,大部由石灰岩低丘构成。炎热潮湿。经济 以石油业为主。近年成为中东新的金融中心。


一、冢林

巴林是波斯湾一个岛国,靠近沙特阿拉伯海岸,面积仅669.4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万。主岛巴林岛562平方公里,周围有32个小岛。

就是这么一个小岛,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时期的冢林,因被称为“万冢之岛”、“死岛”。这坟林墓海,盘踞在巴林岛北部,位于首都麦纳麦以西,绵延数十里,占地30多平方公里。一个个人工土丘,横排竖列,蔚为奇观。从飞机上俯瞰,若万千起伏的浪头,似十万大军集结的帐篷。1879年,英国人初次进行发掘,才知道这些土丘是坟墓。

由于年代久远,前人之墓被泥沙埋没,后人复葬其上,一层叠一层,终成山丘,最高达10米,比三层楼还高!据不完全统计,全部坟茔当在17万座以上!对已掘的70多座坟的考证,古墓的历史上限在公元前三千年的青铜器时代。在坟层之下和坟林附近,发现古人的聚落和城镇的遗址。由此可见,巴林古代出现过灿烂的文明,有过人口众多的城市。

巴林古墓有两类。多数是单墓,比较简陋,可能是葬平民的。墓道用灰石砌成,地上铺细砂,墓顶盖石板,墓门开在西方,遗骸头朝东、足朝西,作弓形侧卧。

双墓并葬的不多,大概属上层人物所有。墓如两层楼,坟头高出地面4.6米,直径20米。墓室设在东向终点,两侧有耳室,底层右墙开了两个窗户。

陪葬品甚为丰富,除了羊、羚羊、狗等动物的骨殖,大量的条纹陶罐、红釉花瓶、金属矛头、匕首外,还有黄金制的辟邪佩物,刻有精细花纹的青铜器、银器,鸵鸟蛋壳制的饰物,象牙制的小盒子等。

地下埋着两座城市的遗址,城墙基础厚4米,城内房屋多为正方形石屋,庙宇有宽阔的石门、巨大的祭坛和施行宗教涤罪仪式的水池。它们同四千多年前的莫亨朱达罗或巴比伦城一样的古老。表层出土的晚期文物,有印度的陶器,地中海沿岸的天青石制品,东非的象牙制品,中国的灯碗、马灯、手推小磨、古钱,说明古城对外贸易的繁盛。

二、巴林的采珠业遗址

巴林于2012年6月30日最新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采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主要包括穆哈拉格(Murharraq)市的17座建筑、三座海上珍珠繁殖场、部分海岸地带以及穆哈拉格岛南端的卡拉布马希尔(Qal’at Bu Mahir)要塞——过去采珠人的船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往珍珠繁殖场的。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建筑包括富商的住所、商店、仓库和一座清真寺。作为采珠业文化传统的代表以及阿拉伯海湾一度最主要经济活动(从公元2世纪指导1930年代日本开发了珍珠养殖业)所创财富的象征,巴林采珠业遗产地是此类遗产中最后一个保护完整的遗址。这也是海洋资源的利用传统以及人类与环境互动的一个出色例证,并以此构成了这一岛屿社会的经济与文化特征。

三、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

以其重要的考古遗址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目录。位于巴林岛的卡拉特考古遗址是一个典型的台形土墩遗址,由连续许多层人类居住遗迹堆建而成的人工土墩,300×600米的土堆见证了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16世纪人类一直在此居住的历史。

卡拉特考古遗址中已被挖掘的部分约占25%,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商业、宗教和军事设施,这些足以证明数世纪来这里作为通商口岸的重要性。在12米高的土墩之上是雄伟的葡萄牙堡垒,整个遗迹因此而得名“卡拉特”,意即堡垒。卡拉特考古遗址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迪尔蒙文明的首都,这一文化至今只见于苏美尔文献记载中,但这一遗址却保存了其最丰富的遗迹。

四、巴林国家博物馆

珍藏着巴林自石器时代至石油贸易前的珍贵文物,可深入了解古老巴林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位于阿尔法特公路的巴林国家博物馆,藏有绘画、雕塑、绘图古兰经、6000年前坟冢重建等,馆藏丰富,为游客呈现巴林王国辉煌的历史。

世界闻名的史前墓群坐落在巴林岛的北端,有6处遗迹,出于Dilmun和Tylos文明的150000余座坟冢依然存在,1950年初几个瑞典人进行考古挖掘到这些坟墓,经过定年,是属于公元前2500年前的,比中国的夏朝还早。巴林国家博物馆内有介绍挖掘出来的城堡、庙宇和坟墓等等,还有不少文物,有铜牛头、泥做的印章等等,他们还有自己的文字,在海湾国家里属于悠久的历史文明。2008年5月22日,“中国景德镇瓷器文化展” 在巴林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景德镇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受到了很多当地参观者的喜爱。

相关推荐